)株洲县是我市重要的蔬菜产区,也是全国580个蔬菜产业重点县之一。近年来,该县农业局高度重视蔬菜产业发展,通过精心规划、加大宣传、积极投入、优化服务,蔬菜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全县蔬菜基地面积达5.5万亩,有3.2万亩蔬菜基地通过省农业厅的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蔬菜年产量27万吨,其中商品菜年产量21.14万吨。
城郊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思路决定出路。该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蔬菜发展建设十二五规划,紧扣做优做强蔬菜产业这一主题,瞄准服务城市、致富农民两个目标,突出规模经营、品牌带动,致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县目标明确,到2015年,无公害蔬菜面积达8万亩、总产量39万吨、年产值8亿元、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两家、蔬菜质量100%抽检合格。同时,该县还制定了南阳桥标准化蔬菜基地、西子农庄千亩蔬菜标准园、仙井乡王竹千亩蔬菜标准园、吴田千亩蔬菜标准园规划等一系列项目规划,使蔬菜产业建设更具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株洲县作为城郊型县,背靠大市场,发展蔬菜产业有潜力、有前景。为了将这种理念转化为共识,形成工作合力,该局通过撰写调查报告、印发宣传资料、召开经验交流会议、组织外出参观等方式向领导、同行及各乡镇宣传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意义。同时,配合我国关于建设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的方针政策,该县起草发布了《关于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的通告》,并印发《致广大菜农朋友的一封信》,在全县张贴发送。
化服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加大投入,夯实蔬菜产业发展基础。株洲县通过积极招商引资,争取省、市相关部门的支持,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科技推广、质量监管方面的投入。近年来,该县争取省、市专项资金累计超3000万元,修建水渠7.05万米,机耕路29.6公里,粪水池15500口,完善塘、坝、机泵95处,架设大棚3800余座,兴建了一批标准化专业蔬菜基地,并建立了县级蔬菜质量检测中心,配备了必要的仪器设备,开展了蔬菜质量日常检测。
狠抓服务,增强产业发展内力和后劲。株洲县农业局积极开展科技培训,近年来,共聘请省、市专家开展蔬菜技术培训21次,选送学员参加省、市业务培训35人次,举办乡村一级培训班66期,培训人次3500余人,印发资料8万余份。发挥示范点带动作用。该县以南阳桥、仙井、松西子蔬菜基地为示范点,重点推广大棚反季菜生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各项先进的技术和品种。加强实地指导。蔬菜办干部电话对所有基地公布,随时接受咨询,根据生产需要,定期不定期下基地指导,解决生产一线疑难问题,尤其是在冰灾、水灾、旱灾期间,技术干部深入生产一线指导救灾补种,使蔬菜受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了大灾无大患。
“放心菜”占领市场
严把质量安全关,让市民吃上“放心菜”。该局加强对蔬菜产地环境的治理和改良,指导基地对污染源进行定期清理和整治;建立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制度,确保每年检测不少于10000批次,今年,突出重点季节、重点品种、重点基地,共检测蔬菜产品15312批次,合格率达98.3%,并将检测结果及时上报省、市质检部门;加强生产管理,该局采取“五个一”办法(即一书、一证、一表、一册、一公约),要求菜农签订一份责任书,填写农药、肥料使用登记表,做好田间档案,每户发放一个“放心菜”销售证和一本《无公害蔬菜生产知识手册》,并定期组织督查,以此强化无公害生产意识;做好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无公害产地和产品的样品送检、复审和申报,为该县蔬菜顺利进入市场打下基础。
来源:
编辑:贺晓青
本文链接:https://wap.zzlknews.cn/content/2013/12/17/613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