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古岳峰
2015-08-06 15:51:28 字号:

  古岳峰,对我来说,十分熟悉不过了。像该镇(原叫公社)的十九个行政村名,我能倒背如流。原因是我曾在这里工作多年,并兼任过三个学校的校长,去过每个村(原叫大队)的学校。可遗憾的是,没有上过古岳峰,爬过这座名山。啊!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近日,我随我市“重建岳峰古寺名家书画慈善义拍活动”终于登上了此山,千头万绪,一齐湧上心来……

  昔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这古岳峰,山虽不高,但名声远播。据载:古岳峰不但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同时山上的岳峰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你看,足见这座山的文化厚重。2013年,有热心公益者兼画家的秦跃宏先生就专程去长沙,请身患重病的李立大师题写“岳峰古寺”和“大雄宝殿”匾额,李老师全免费,足见他对该寺的看重。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这里教书时就无数次地在岳峰山下走过。当时,山上没有什么内容(古寺早毁),再加上教务缠身,哪有这份闲心逸致登山呢!今日,随着党的宗教政策不断地丰富完善,岳峰古寺依据原有的地形、轮廓,又巍巍矗立在岳峰之巅了。那日,当我登上岳峰古寺品诵“光辉北斗,气贯南天”这副门联时,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便霍然眼前。我想,要是夜晚,这古寺的灯火,肯定能照耀到天上的北斗,因为它们相距太近。 那日,久雨初晴,天特别的蓝,云特别的白,它们一朵朵由南向北,气贯南天。它们掠过山头时,我真恨自己的双臂短了一截,要不然可摘下几朵白云。这时,我缓步围绕古寺的护栏由近及远远眺,那种似曾很熟但又有些陌生的情景,真像放电影一般勾起了我无限的思念。古岳峰的西北坡,是该镇的坝塘村和柔公祠村。我那时就在柔公祠里教书多年,像每学期的学生课本、教学用具以及老师的生活用煤,还有去古岳峰粮店购米等,都必须经过这西北坡下。那日,当我们的车过肖家湾那棵古樟树时,我就和车内的画友们说,我当年挑担就总在这樟树下歇息、乘凉。而从古岳峰镇去柔公学校,必经肖家湾,再走仙鸡冲、牛角塘,才能抵达。而这柔公祠,原是唐姓祖祠。清末民初,这里做了学校。据载,沈阳军区原副司令员唐子安将军,就曾在这公祠里读书三年。柔公祠,是座两进的四合大院,两边的厢房有楼道长廊。下雨天,不要打湿鞋可走遍全校。校门外是个大操坪,五棵千年古樟高耸入云。我在那里教书时,两个班的学生同在樟树下上体育课,就根本晒不着太阳。五棵古樟,浓荫如盖,它们相互厮守,远观,俨然一棵大树。那时,因柔公学校办得好,湘潭县的碧云大队也有一百多学生在这里就读。我记得,当时我还带着我们学校的老师,担着撮箕,常去中路铺镇买煤买菜呢。

  站在岳峰古寺上远眺,东可以看到醴陵与株洲县搭界的军山、牛背岭;南可以看到南岳的祝融峰,齐白石故居后的莲花寨、笔架山等;西可以看到中路铺镇后的櫈子岭、武广高铁;北,该寺的释衍乐住持说:晚上,可看到株洲那边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总之,这方圆百十里之景,能尽收眼底。联曰:“九天星斗樽前落,万里江山眼底收。”同志,您若倘要登高指点江山,畅怀天地,不妨到古岳峰来。

来源:株洲日报

作者:马立明

编辑:贺晓青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