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感恩组织,不忘初心——“讲政治、有信念”专题讨论发言稿
2016-06-15 14:36:57 字号:

  引言:政治、信念是很严肃的字眼,刘副校长作了精彩的讲解,前面发言的领导对其内涵作了全面的诠释,并将其与人大工作联系做了延伸阐述。下面,我将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来讲一讲潜藏于内心深处不曾公开表露的真实想法。

  儿时回忆

  首先,我想带大家一起走进三四十年前我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那个小山村依山傍水,队里共30多户人家。傍晚4点以后,在田坑上、坝基旁总能看见两个十岁上下的小女孩挑着一对大大的铁丝篮,用小镰刀收割着鱼草和猪草,直到天色尽黑才费力地挑着满满的一担青草归家,肩膀压得红肿红肿的。那是小学放学后的我和妹妹(我家姐妹三人,幼时大姐的身体相对较弱,一般在家中帮妈妈做家务)。上初中以后,每逢礼拜,我们除了打鱼草猪草之外,还要上山砍柴用于家中做饭烧水,农忙时节象大人一样与爸爸一起扛着打谷机到田里打谷,抬着长长的水车去队里的池塘车水。当时的生活也很清苦,平日的饭菜仅仅是填饱肚子,只有过年的那一餐才能吃上香喷喷的不掺红薯丝的纯白米饭……我讲述的这一切,相信在座的多数人(只要家在农村的),与我年纪相当的都不陌生,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的生活场景,也可以说是我们童年、少年的一个侧影。记得有一次,我与妹妹因个头矮小、力气不足,十分吃力地抬着一架长长的水车去池塘准备车水,在路上碰到了大队来的几个干部(也就是现在的村干部),他们一路走来,说说笑笑,谈话的内容已经遗忘,只记得他们当时的神态很是轻松惬意。当时我就十分羡慕,心想,假如我长大也能和他们一样当干部就好了,要是我将来当上干部,一定设法让家家户户种田都有水,不用像现在一样必须费力地去车水浇田。

  (插评:儿时的我们要忙许许多多的农活,生活也很清苦)

  人心变化

  时光荏苒,现在的我的确和他们一样了,甚至比那时的他们条件还要好。可是不知怎的,心中的欢喜与激动却越来越淡漠。我想,应该是安逸的日子过得太久了,心渐渐地变得麻木,觉得得来的一切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我感觉这种状态十分危险,时间久了,它会让我们慢慢丧失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变得不思进取,甚至分不清是非对错。所以,我经常扪心自问,如果离开了单位我还能做什么,还能过上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吗?脑海中浮现出姐姐、姐夫劳累的身影,渌口老街相当一部分邻居拮据的生活状况,以及在工厂上班的丈夫及其同事们辛苦工作的画面……思索过后,对上述问题的答案是:很难,即使可以,也会比现在辛苦很多。作为我个人,毫无疑义应该心存感恩,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自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感恩有了单位时时处处的爱护,因为有了单位,有了工作,有了工资,可以让我上孝敬父母,下抚育子女,可以让我在家中挺起脊梁,与丈夫平起平坐,两人共同撑起家中一片明朗的天空。

  (插评:现在的我们衣食无忧,生活厚待了我们,可依然觉得不满足,时有抱怨,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惨痛教训

  2014年,单位组织我们观看了由中国社科院制作的6集专题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克里姆林宫上空红色的带有镰刀锤子图案的苏联国旗悄然落下之时,苏联原来的那些当权者被民众乱扔臭鸡蛋、烂白菜、围追堵截的场面;是他们后来作为普通民众辛苦劳作、挣钱养家的困窘艰辛;以及后来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为在位时没有好好工作,没有很好地维护党组织与国家利益作出自身该有的努力,致使党亡政息而追悔莫及的痛惜表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想,我们虽然不比苏共那些位高权重者,只是中国共产党旗下的一名普通党员与干部,但倘若政局不稳,动乱频发,以致危及党组织与政府的安全,我们这些人,便也再不能安享现在的太平。所以,即便我们是一颗螺丝钉也要发挥螺丝钉的作用,即便是普通党员,也同样肩负着维护党组织、让党组织变得更强的责任。

  (插评:不能从别人的惨痛经历中吸取教训,就难免与别人一样遭遇同样的厄运。)

  不忘初心

  大自然的万物都是有它的生存之道。人为万物之灵,有思想有智慧,空闲之余不妨常问自己三个问题:我是谁?我的能力有多大?我该如何做?至于我本人,不过是一个农家女,能力平庸,既不能言善辩,也不行事机敏,甚至坐机关这么多年了,还始终写不出一手好字,记笔记的速度自己都不满意。但是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幸运儿,因为我拥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我的得到远远大于我的付出,有一句老话叫做“别人给你一分好,便要想着还人十分好”,那么我又该如何回报组织回报社会呢?思来想去,我要做的只有一点:珍惜岗位,尽好责,履好职。虽然能力平庸是个问题,但我愿意用电视剧《青岛往事》中主人公王满仓的口头禅鞭策自己:“我笨,所以我拙。要想不被时代抛下,别人躺着我就走着,别人走着我就跑着……”,总之比聪慧之人多尽一份心力。我想,只要我依然记得三四十年前那个小女孩眼中的渴望与梦想,只要我不想过得浑浑浑噩噩,能常怀罪己之心、报恩之情,只要态度端正,作风踏实,相信自己依然不会掉队,还能够做一些对社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来源:县人大内司工委

作者:张仲春

编辑:贺晓青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