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着教育的意义,教师的价值,每一次思考都会得到不同的认知与收获。”古岳峰中学易玉梅老师说道。
当她来到古岳峰中学,亲密接触了可爱的孩子们后,她真切的感受到:分数,其实还不是农村学生最重要的东西。
教师是一个很神圣而又艰苦的职业,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是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可塑性极强的儿童少年,他们正处于性格塑造关键期,老师的言行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面对学生,易玉梅认为,处理好“关系”可能要放在“专业”教育之前。
今年上半年,易玉梅怀着忐忑的心情接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一个难以管教的班级班主任。面对一群躁动、迷茫、精力旺盛又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她找到了适合彼此的相处方式,即热爱与理解。热爱就是要热爱教育,热爱孩子;理解就是要理解孩子,理解家长,也更要学会与自己和解。
易玉梅:“我找学生时,学生总觉得我要找他麻烦,就自动开启防御系统,这种时候通常都会搞得两败俱伤。其实,真心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满怀期待之心,‘良药有时并不苦口’。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在农村,离异家庭和留守儿童特别多,当他们无助、迷茫的时候,易玉梅总是和他们谈心,同事笑称,她不是在和学生谈心,就是去和学生谈心的路上。
易玉梅班上还有一位因抑郁休学一年的学生,对此,她尝试理解他的焦虑,猜测他的需求,不断试探,耐心等待。终于,使他从最初上着课闹情绪要回家,到后面能够天天坚持参加晚自习;从最初觉得融入不了任何集体,到在这个班上交到知心朋友;从不信任老师,到愿意主动和老师谈及过去的往事。
易玉梅:“我想,当老师的成就感就在这,不是我培养了多么优秀的学生,而是我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一起成长,认识自我,相互成全。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在这条路上,有你有我有他,‘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辈自当上下求索。”
来源:掌上渌口
作者:渌口区教育局
编辑:贺晓青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zzlknews.cn/content/2021/09/16/10149671.html
热门评论
打开掌上渌口,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