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株洲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副区长廖勇以《全力下沉资源 用心优化服务 打造医共体内公卫“零距离”渌口样板》为题作典型经验分享交流。
近年来,渌口区始终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安排,探索实践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新路径,创新开展公卫服务“零距离”活动,取得积极进展和良好成效。2024年7月,渌口区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区),8月获批湖南省首批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单位。
坚持一个目标导向,深化医防契合度
渌口区紧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要求,牢固树立将“公卫工作做细、医防融合做实、健康服务做优”目标,制定并印发《株洲市渌口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零距离”活动方案》,在医共体内健全体系,凝聚力量,压实责任,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服务到家、覆盖全员”的公卫服务管理网络,提升全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果。
全区累计规范管理慢病患者4.5万人次,目标任务完成率176.53%,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履约率均为100%。
组建两支公卫梯队,拓宽人群覆盖度
渌口区在医共体内组建两支公卫服务梯队,分片包干镇村。
第一梯队采取“四维联动”模式(牵头单位临床科室人员+成员单位医疗组+疾控、妇幼+村医),以进镇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进集市“五进”服务为载体,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下乡义诊等活动,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管理意识与基本素养,确保健康服务做到人人享有。
第二梯队以“定期巡诊+按需响应”为原则,牵头单位医务人员、成员单位公卫人员、村医实行三级联动,聚焦“一老一小”、慢病患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筛查、健康档案更新、用药指导、护理康复等服务,做到重点人群重点关注,确保健康服务做到个性满足。
2024年全区开展义诊宣教100余场次,提供专家咨询5千余人次、中医适宜技术体验3千余人次、入户随访600余次,共计10万余人次受益。
做细三类差异管理,提升服务精准度
为更好实现“防、治、管”差异化管理,将慢病患者细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为病情控制稳定者,由村卫生室乡村医师管理,每季度至少随访1次;B类为病情不稳定、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较弱者,由医共体成员单位管理,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随访方式和频次;C类为病情较重或伴有并发症、行动不便者,由医共体牵头医院管理,采取上门入户面访,实时关注健康状况,做到有呼必应。
2024年,已筛选管理A类10233人,B类2123人,C类1020人;A、B类人群门诊就诊率下降约10%,C类人群住院率下降约5%,真正让慢病人群有“医”专管,也能足不出户有“医”可依,大大提升了群众对公卫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细化四项务实举措,增强医院美誉度
管好患者“小细节”。针对很多慢病患者监测随性、记录随意的不好习惯,特定制并免费发放健康监测记录本,提升患者自我健康监测意识,提高“自防自治”能力。
解决就医“小问题”。免费提供药品代购、配送到家服务,解决行动不便患者购药难问题。免费发放“七日药盒”,指导按日按餐分装好药品,解决老年患者漏服、错服、乱服药品问题。开放共享煎药房,免费提供自助煎药器具,主动宣教煎煮流程,解决因自行煎煮不当导致的效果不佳问题。
推出暖心“小举措”。在医院内开展“医”心助农活动,主动搭建销售平台,帮助贫困住院患者销售自产自种农副产品。自2024年10月启动以来,已助力50余名血透患者,累计售出近30种农副产品,总额超16000余元。
推行改革“小切口”。以区、镇、村三级糖尿病标准化防控中心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糖尿病人群精细管理为切入,通过搭建信息平台,引入自动传输设备,广泛开展糖尿病筛查,并将人群覆盖率、新增确诊率、ABC类病情转换率等纳入考核体系,推动公卫绩效考核从“均等化”向“优质化”转变,全面提升公卫服务质效。
接下来,渌口区将紧扣改革发展之要,深化为民利民之举,以更高标准、更强能力、更优服务持续推动渌口卫健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健康株洲”建设贡献渌口力量,提供渌口方案,展现渌口作为!
来源:掌上渌口
作者:渌口区卫健局
编辑:殷志敏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zzlknews.cn/content/646946/60/14731589.html